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经济政策 (一)建立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制度 (1)国务院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发展改革、财政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全国矿山环境调查评价结果,编制《全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经专家论证后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政策适用于所有固体矿产开发企业,但不包括放射性与海洋矿产开发者。涵盖矿产开发各阶段,如规划、建设、采矿、选矿和废弃地复垦,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全程管理。遵循“防治并重,建设并举;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综合治理”的方针。
指导方针和技术原则 1)矿产资源的开发应贯彻“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以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
基于此,本文详细探讨了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途径,旨在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促使现代社会经济能够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法律依据:《全国“矿山复绿”行动方案》第一条 摸底调查的基本情况包括实施“矿山复绿”行动的区位内,开展矿山摸底调查的单位、面积、矿山的数量。
1、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任务,它涉及到土壤修复、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个方面。活氧微粒无土修复新技术是一种在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的新型修复方法。活氧微粒是一种含有腐殖壤、纤维素、高分子化合物等成分的特殊材料。
2、矿山喷播活氧微粒无土修复技术是一种创新的矿山修复方法。这项技术主要利用活氧微粒来改善矿山裸露山体的土层环境,并促进植被的生长。活氧微粒是一种特殊的土壤改良材料,它富含有机质成分和高浓度的负氧离子。这些特性使得活氧微粒在矿山修复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3、矿山生产过后,对于整体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矿山生态修复主要包括治理因矿山开采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山体滑坡、植被退化等,通过治理修复还原未遭到破坏前的状态,实现环境自然和谐。如:矿山修复、边坡修复、生态复垦、矿山废弃地治理、矿区水污染治理、土壤治理、尾矿治理等。
1、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该规定明确了矿区生态修复义务和修复要求。矿山生态修复进入了从“谁污染,谁治理”到“谁开采,谁治理”的时代,大幅提前了环境治理的时间节点。做到开采和治理同时进行,以此制约采矿权人对采矿区环境的保护、恢复和治理。
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第四条 国土资源部负责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3、需要资质。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颁发,包括:地质环境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设计及工程施工资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为设计资质,一般省、直辖市、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办法乙级、丙级资质,国土资源部颁发甲级资质。
4、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矿山生态修复,建立政府主导、矿业权人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矿山生态修复体系,协调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县(市、区)人民政府(含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下同)负责本辖区内矿山生态修复的监督管理,并组织实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
矿业活动破坏了矿山地质环境平衡条件是造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但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条件脆弱是矿业活动容易导致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加剧的另一因素。 (一)气象与水文 湖南省降水量丰富,但年分布不均,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426mm,最大可达3089mm。由于大气降水丰沛,雨量集中,常出现暴雨,日最大降雨量达421mm。
矿山采、选技术落后,加剧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选矿工艺简单落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废渣、废水综合利用程度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技术落后,导致治理进度缓慢。
矿层埋藏浅、矿层多、安全深度小也是导致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西南地区开采的大部分矿山矿层埋藏深度小,绝大多数在500m之内,且相当一部分矿山分布有几层矿,如贵州盘县到水城一带的可采煤层,少则2~3层,多则7~8层。
治理矿区种类包括铁矿、煤矿、铅锌矿、铜矿和石材矿等,治理对象包括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区地质灾害治理等。项目验收结果表明,由于中央和地方配套资金的相互支持,90%的项目超额完成设计工程量,18个项目工程质量均达到预期要求,全部验收合格。
项目组选择对江西省德兴铜矿和浙江省舟山市庆丰采石场进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实地调查与分析研究。一是调研德兴铜矿典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情况和问题,分析德兴铜矿资源开发对矿区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总结德兴铜矿集团创建绿色生态矿山的成功经验。
主要是协助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主动发现、报告国土资源违法违规现象。协助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做好日常的执法巡查任务。收集、反映对国土资源部门的建议和意见。完成国土资源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另外国土资源监察大队是需要经常外出进行土地矿山巡查的。
为巩固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成果,维护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序,遏制违法行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根据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现就健全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和执法监察长效机制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严格矿业权人勘查开采活动的监管 (一) 建立采矿权标识制度。
以及其他对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矿种;影响大矿统一规划开采的小矿,一矿多开、大矿小开的矿区,小矿密集区,位于地质环境脆弱区范围内的矿区;开采方法和技术装备落后,资源利用水平低的矿山;生产规模长期达不到设计要求,管理水平低、存在安全隐患,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较差的矿山。
健全完善地质找矿新机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建立使市场在配置矿产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配置,企业主体,政府调控”的新机制。 明确“矿业”产业定位,实行勘查开发统一管理 一是明确矿业产业定位。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基础性作用,健全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 (十)深入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国土资源部要严格限定划拨用地范围,及时调整划拨用地目录。